辉隆庐江农服中心。
辉隆大厦。
敢为人先者领先,敢想敢干者必成。历经19载,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农资行业首屈一指的标杆企业。自2003年改制以来,辉隆股份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品牌建设、网络建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综合实力。2011年,公司成功上市,开创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流通企业上市先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辉隆股份持续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工贸并举、工业强企、以工带贸、以贸助工、以工哺农”的“工贸一体化”战略,迎来发展新局面。如今的辉隆股份已经成长为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中坚力量。
初秋时节,《中国农资》记者踏上江淮大地,深入活力辉隆,采访了安徽辉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贵华。
强基固本,夯实资源网络
改制之初,辉隆股份提出员工要到一线去,重新建立营销网络体系。当时,伴随着“我们不能在庐江路上卖化肥”的号召,辉隆人的激情被极大地激发,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2005年前后,辉隆股份已经跻身全国省级农资公司前列。2011年3月,公司率先迈出上市的步伐,从改制到上市,实现企业的华丽转身。
“然而,上市之初公司依然是传统一买一卖的化肥贸易,发展受到很多的制约。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如何体现服务的价值,如何在市场上体现企业的独特性?”刘贵华说。面对这些问题,辉隆股份提出聚焦农资主业,适当在产业上下游进行延伸。向上参股大型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复合肥厂。如今,通过自建或兼并重组,辉隆股份在安徽蚌埠、庐江、肥东、阜阳,江西宜春,吉林等地建成六大肥药生产基地,以“生态、绿色、环保”为“辉隆制造”标签,生产、销售自主品牌肥药,年产量超百万吨;向下沿着产前、产中、产后做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体系。
早在2003年,辉隆股份就率先将连锁经营理念引入传统农资行业,提出“配送中心 加盟店”模式,构建了以70个配送中心、3000多家加盟店为基础的辉隆连锁网络。后来,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辉隆股份进一步提出“配送中心 加盟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同时,打造集农资供应、咨询培训、技术指导、测土配方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网络,而且覆盖安徽、江苏、海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
19年间,辉隆股份不断夯实上游核心优势资源,完善资源战略布局。与国内大型优质上游资源企业建立稳定战略合作,并且是先正达、巴斯夫、科迪华、拜耳、日产化学等知名农化品牌的全国及部分区域代理,拥有安徽省内70%的进口优质农药资源。在化肥农药经营上,辉隆股份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成为郑商所“商储无忧”项目首批试点企业,农药贸易流通规模位列行业前列。
转变模式,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2012年,辉隆股份提出把科技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刘贵华坦言:“我们始终把为农服务摆在首位,着力构建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为农服务平台,建立全方位为农服务网络,实现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对象精准化、服务作物定向化,从‘产品贸易商’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从‘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向‘以服务作物为中心’转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辉隆股份坚持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 服务 世界杯365买球的解决方案”转变,积极探索提供种子包衣、测土配方、航空植保、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等系列化服务,创新“产品 服务 世界杯365买球的解决方案”的新型农化服务方式。年开展辉隆科技大讲堂、观摩会、试验示范等3000余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对接种田种粮大户3000多户,综合服务超千万亩次,打造了“先提供服务,再提供产品”的新型农化服务营销模式。
辉隆股份在安徽省内建设了六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形成了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加工好、卖得好的辉隆“五好”模式。发挥农服中心区域本地化优势和辉隆肥料、农药等农资优势,嫁接优秀种子资源,探索实施种肥药一体化的订单种植、托管、农技培训、飞防服务等综合服务。利用前端农资订单服务优势和烘干、仓储服务能力,将服务触角向粮食购销延伸,真正探索实践了农业全产业链业务,真正把种植端和消费端有效衔接起来。
融合发展,布局新兴产业
辉隆股份把改革创新作为赋能发展的关键一步,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刘贵华表示:“我们致力于探索‘资本 实业’融合发展路径,坚定不移走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并成功运作多个项目。”
2019年,辉隆股份在资本市场首次运用可转债转股模式,并购海华科技,成功研发生产百里香酚、薄荷醇,实现进口替代,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辉隆力量。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2020年辉隆股份成功破产重整宣城徽铝,10万吨铝型材生产基地落成投产,涉及光伏、太阳能、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辉隆股份在坚守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农资主业的同时,切实开展资本运作,强化双轮驱动。近年来,辉隆股份设立产业基金,非公开发行股份,盘活股权资产,丰富融资渠道,加快产业投资、增持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推行esg管理理念,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90.81亿元,归母净利润5.06亿元,总资产110.17亿元,净资产38.44亿元。
近年来,辉隆股份致力于科技兴企,产学研结合成果显著。成立了辉隆研究院,挂牌博士后工作站,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拥有海华科技、五禾生态肥业、银山药业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200余件,参与《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编制。
此外,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辉隆股份勇担社会责任。2021年,辉隆股份获得“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承接实施的三轮黄山市农药集中配送项目,累计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瓶(袋)超8800万个,无害化处置废弃农药包装物420多吨,持续为绿水青山贡献辉隆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完成国家和省两级化肥储备、省级农药储备任务,为稳价保供作出积极贡献。
过去10年,辉隆股份以“农”字为圆心,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
不忘初心,赓续奋斗。“服务‘三农’,奉献社会”是时代赋予辉隆人的宗旨和使命。正如刘贵华所说,下一步,辉隆股份将锚定“工贸一体化”战略目标,继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技术研发,继续坚持双轮驱动,加快“资本 实业”融合发展,向打造“中国最伟大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和打造“高科技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集团”这一企业愿景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