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实现农业丰产、农民增收的“敲门砖”。2009年,中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通过大学生、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及农业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科技小院”已成为国内农业院校与地方联合创办的推广农业技术、培养农技人才的重要平台。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有着4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这里的气候十分有益于葡萄的生长。当地现有红提、阳光玫瑰、巨峰、沙尔、美人指等10多个品种,葡萄裸地和保护地1.5万亩,年均葡萄产量超过3万吨。与此同时,红旗镇当前正面临着葡萄品种和品质、绿色和科学种植水平、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等产业升级的问题。
研究表明,镁素营养能够促进葡萄光合作用,提高单粒重、糖分含量、着色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缺镁则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2020年初,为了扩大镁素营养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并提供科普服务,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阳提出在辽宁建立首家“科技小院”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营口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的大力支持。
2021年7月,菱镁化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人民政府、胜台村民委员会、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等八家单位发起共建辽宁鲅鱼圈葡萄科技小院,组建葡萄科技小院专家团队,成员包括教师、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专家团队根据科技小院所在村等实际需要确定研究课题与课题实施方案,并带领沈阳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和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入驻位于红旗镇胜台村葡萄科技小院,开展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同时,为现代农业培养优质人才。
红旗镇现有耕地90%以上都种植葡萄。在科技小院揭牌仪式上,营口市政府副市长高洪涛表示,科技小院是农村地区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力抓手。科技小院建成后,以科技咨询、农民田间学校、科技大讲堂、科技培训、现场观摩、科技长廊等方式面向当地农民开展科技服务,助力当地葡萄产业提质升级,助农增产增收,同时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优质人才,为红旗镇乡村振兴、葡萄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红旗镇人大主席姚勇表示,科技小院对提升农户葡萄种植水平和规范种植技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既有效解决了各类生产实际问题,提升了葡萄品质,也为特色葡萄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添加了助力,让红旗葡萄更香甜,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对此,营口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代萍表示,今后要推动更多科技小院落地,让小院成为农民科学种田、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菱镁化工将植物镁素营养研究与精细化工深入融合,构建完整含镁新型中量元素肥料从配方设计、工程化示范及田间肥效评价的全产业链条创新研发,通过综合调控“作物—肥料—土壤”系统,将含镁中量元素肥料工艺开发与作物特点、土壤养分需求和管理相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施,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为我国含镁新型肥料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张荣阳表示,镁素营养既是营养性元素也是品质性元素,提高镁素科研和应用水平对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打造地方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菱镁化工将以科技小院为支点,把高品质含镁肥料及技术推向更多作物,促进营口乃至辽宁省农业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