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销新闻联播第505期
一、时政新闻
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 编辑:王鹤)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章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文章指出,要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文章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文章指出,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文章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化肥生产保供座谈会
(来源:工信部 编辑:王晓宇)
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化肥生产保供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司局,有关省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重点化肥、硫磺、硫酸生产企业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化肥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农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肥生产保供工作。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和重点化肥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春耕化肥生产保供任务圆满完成。当前,化肥供需基本平稳,氮肥、磷肥产能相对充足,能够满足“三夏”“秋冬种”用肥需求。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统筹、四个强化”思路抓实抓细化肥生产保供。围绕高质量完成化肥生产保供任务的总体目标,高效统筹疫情汛情防控和化肥保供、安全生产和稳产增产,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产需对接、强化监测调度、强化协调服务,既要抓好当前生产保供,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又要立足长远,深入研究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钾肥挖潜扩能、硫磺等原辅料保供稳价等重点问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责任心,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转化为保障化肥稳产增产、价稳质优的实际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华中三省供销社召开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络建设会商联席会议
(来源:供销网 编辑:李清霞)
7月10日,为推动华中片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共建、资源共享,湖北、湖南、河南三省供销合作社在湖北五峰县召开了华中三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络建设首次会商联席会议。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曹松,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湘凌,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童孟进出席会议,宜昌市副市长张金安、五峰县委书记李伦华参加会议并致辞。
会议传达了湖北副省长赵海山关于三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络建设首次会商联席会议的批示精神,观看了湖北供销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宣传短视频。华中三省供销合作社分别介绍了本省冷链物流工作情况,并就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络建设作交流发言。会议审议通过了《华中三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建设会商联动机制》,明确组织架构、各方主要职责以及会商轮流承办、常态沟通、企业联动、信息共享与及时报送等相关制度。
据了解,河南、湖南、湖北中部三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各地农产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互补性强,属典型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区域会商联动,华中三省可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聚焦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通过加强省际间沟通交流和区域联动,共同推动华中片区开展业务合作、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促使区域内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城市及“612”工程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逐步构建华中片区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会前,曹松、刘湘凌、童孟进一行还到中国供销•五峰物流产业园项目现场,调研项目建设规模、运营理念、发展模式等情况。
4、康玉国在贵州调研新合作人防商业项目
(新合作集团通讯员:郭贤良 编辑:王晓宇)
7月10日-11日,中国供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康玉国一行在贵州调研新合作人防商业项目。新合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延东,新合作商业发展公司董事长王永威、总经理张日平等陪同调研。
康玉国一行深入贵阳、开阳新合作“星悦茂”商业街,详细询问了项目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商户经营等情况,并实地考察了贵阳云岩区中华中路和遵义中华路-人民路人防商业项目,深入了解了项目有关推进情况。
康玉国指出,新合作商业发展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化危为机抢抓发展机遇,在推进轻资产项目运作、提升商业运营能力、持续压降成本费用、争取优惠政策等方面付出极大努力,取得了喜人成效,发展形势逐步向好。同时,新合作“星悦茂”商业街建设优质、业态丰富、人流如织、运营良好,在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广泛赞扬,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康玉国强调,轻资产项目是有效应对疫情风险,优化商业网络布局,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一招,要持续深化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快高质量轻资产项目布局,实现规模发展,形成品牌优势,带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要紧跟商业潮流,充分用好数字化手段、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街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练好“运营管理”内功,为商户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氛围,实现街区持久繁荣。
康玉国要求,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总社、供销集团各项工作安排,充分发挥项目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和城乡基础设施、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好各级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政策机遇,打好贵州省域“深水井”,加快推进贵阳云岩区中华中路、遵义中华路-人民路等一批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密集、商业氛围浓厚的优质人防商业项目,力求早开工、早建设、早受益,为推动城乡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做出贡献。
5、张传忠为山东省供销社机关全体党员讲党课
(山东省供销社通讯员:赵德利 编辑:李清霞)
7月15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传忠以《强化使命担当,做强主责主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题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机关全体党员讲党课。
张传忠全面回顾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深入学习了199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张传忠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正面临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窗口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发展流通服务的期待等三个方面的重大机遇,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担当重任。要深刻认识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确定的“五大发展”,要全力推动流通经济跨越发展,通过建网点、畅渠道、强网络,以农资和农产品应急保障为抓手,积极培育现代流通发展龙头,赋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扩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覆盖面,做强做大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农资经营、冷链物流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带动全省系统高质量发展。
张传忠要求,要坚守底线、廉洁奉公;要细化目标、明确责任;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全省供销系统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6、广西自治区供销社与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广西区供销社通讯员:李新 编辑:李清霞)
7月14日,广西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与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西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浩岭,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罗军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根据协议,双方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供应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下一步,双方将发挥各自行业和领域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全方位开展合作,抱团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7、西藏自治区供销社来陕交流学习
(陕西省供销社通讯员:王莉 编辑:李清霞)
7月15日,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区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军一行来陕省供销合作社交流学习。
张军表示,西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恢复时间不长,此次到陕西学习交流,希望学习到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组建运营“供销集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邀请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参加即将举办的2022年“藏博会”。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庆对西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将积极通过自身电商平台的优势,加大与西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力度,促进西藏农产品外销。
二、典型报道
8、“前店后仓”打造仓储物流“供销新模式”
(陕西供销社通讯员:袁瑞平编辑:王鹤)
7月15日,陕西现代供销仓储物流公司与西北国际粮油物流港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开启“前店后仓”合作模式,打造仓储物流“供销新模式”。
“前店”是指门店在西北国际粮油物流港,“后仓”是指仓库在陕西现代供销仓储物流公司。西北国际粮油物流港是一家汇聚众多粮油一级批发商的交易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为众多粮油商户提供充足的门店。
陕西现代供销仓储物流公司占地89亩,拥有仓库2.5万多平米,仓储规格高、价格低,与西北粮油物流港约2.5公里,货物进出便利,可以提供配套的仓储、物流运输服务。
据悉,此次陕西现代供销仓储物流公司与西北国际粮油物流港合作,将依托西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西安粮食物流枢纽,带动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粮食交易集散中心和国际粮食交易分散中心的建设。
9、重庆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30万亩次
(重庆市供销社通讯员:勾晓建 编辑:王鹤)
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小农户规模化生产的难题。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推广“保姆式”全托管、“菜单式”半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今年上半年,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530万亩次。
一大早,铜梁区东城街道供销合作社组织的无人机已开始在田间喷药施肥。水稻种植户刘荣说,土地托管了,有专业队伍帮忙,效率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好得多。人工1小时施肥1亩地左右,现在专业队伍采用全机械化,一天要做到200到300亩。
铜梁区东城街道供销合作社主任胡畔介绍,施肥、播撒、收割和烘干,他们都是全套的配套服务,农户和村集体把土地直接交给他们,就不用管了,直接收获农产品的盈利。
目前,铜梁区的水稻托管面积已超过5000亩。依托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农业企业,当地还成立农机、农技服务队伍,对果蔬、高粱等作物开展“点单式”服务,面积突破10万亩。
铜梁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桂生表示,以服务为抓手,与村集体经济紧密合作,构建起覆盖了供、耕、种、管、收,以及加工销售的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在梁平,供销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全区及川渝毗邻乡镇的7.5万亩农田,为2万多缺劳力、缺机械、缺技术的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为农增收约1500万元。他们还与职业教育中心“产教”融合,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输送专业人才。
梁平区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科科长万大伟介绍,他们力争在2025年前,培育2至3个骨干为农服务组织,服务面积突破10万亩。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村村旺 农服通”线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供销合作社会化服务能力正不断提升,功能逐步完备。截至目前,全市为农服务中心已超过300家。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处处长马会强认为,要持续打造和完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布局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到2025年,服务规模达到1200万亩次以上。
三、简讯
10、湖南省供销社:形成多个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编辑:李清霞)
近年来,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参与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法,建立了以县域、乡镇为基础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截至今年5月,全省系统共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92个,参与回收城乡生活垃圾20余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