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服务是破解农药网销难题的关键-世界杯365买球

世界杯买球首页  ››  业界时评  ›› 

线下服务是破解农药网销难题的关键

2022-06-10 09:00:00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中国农资》评论员 徐晓磊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资网络销售日益兴起。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种植户也开始更多关注网购农资,网购农药量增长尤其快速。

近日,通过对农药网络销售的调查采访,记者发现农药网销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有的商户销量还不小,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收货快捷。但同时还注意到,网销也存在着商户经营资质不详、违规销售、夸大宣传、假冒伪劣、技术服务欠缺,世界杯买球的售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实践过程。同时,全社会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农资电商以“思维创新”改变农资服务格局、颠覆传统农资营销概念,不能把它简单地作为一种新营销的工具。因此我们所探索的农资电商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一种能使农资行业在新的环境中蝶变新生的思维,其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乃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发现和创造新业态的自觉。

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活性、生产性服务的融合创新,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此,农资电商迎来发展元年,一时风起云涌,电商企业如潮而至。可没过几年,待激情燃尽之后,有的销声匿迹,有的踯躅不前,已然没有了当初的激流勇进之姿。

理性发展是市场主体成熟的标志。农药网销借助其产品优势和用户的认可,走在了农资电商的前列,但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商家要保持理性,不能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必须确立市场主体意识,牢固建立互联网思维,锻造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要创新研发,不断打造质优价廉、种类多样的系列产品链,整合力量,精心布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质服务链,赢得客户青睐,才能建立持久的市场美誉度。要从家电等产业的电商模式中取经,做好线上销售的同时,还要做好线下世界杯买球的售后服务,并利用互联网实时互动、信息多元、数据可视等方面的优势,培养练就客户至上、数据挖掘、技术集成等市场开拓的真功夫,树立品牌信誉,才能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不能贪大求洋,也不能小打小闹。不能有了线上就丢了线下,也不能有了新潮手段就忘了传统抓手。不能强调自我就坏了行业规矩,也不能只顾赚钱就失了长远。

拥抱互联网不易,每一丝进步必百折不挠,每一点成长都值得珍惜。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农资电商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管理者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经营。正如《“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的互联网经营农药监督管理体系,依法落实农药互联网经营平台管理责任,明确互联网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主体责任,制定互联网经营农药负面清单和网络经营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推行农药网上实名购买、溯源管理。加强网络经营跨部门协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防止互联网经营者违规销售农药造成安全隐患。

加强政策落实。《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覆盖,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强调打造“数字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加快推进中国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近日,商务部、国家邮政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升级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促进县域快递物流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升公共寄递物流服务能力,争取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这些有力举措都将为培育良好的农资电商市场环境提供强大支撑。

电商已来,潮不可挡。急“网”求成、逐“网”不前、谈“网”色变等几种农资电商危机的最后破解,都离不开相关商家由一味注重自我实现转向关注客户需求,大张旗鼓地用互联网思维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回馈社会。由此不仅会增强用户体验,也能体现网销的社会价值。

总之,要解决农药网销问题,除了要加强监管,在消除管理不到位或销售不规范方面下功夫,还要直面农资电商用户体验改善难题。农药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不仅要有优质的产品,还要有周到的世界杯买球的售后服务,只有线上网销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才能真正破解农药网销难题,让农民真正放心网购,真正体现出农药网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