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感谢信让农资人看得更远-世界杯365买球

世界杯买球首页  ››  业界时评  ›› 

这些感谢信让农资人看得更远

2022-05-27 09:00:00 来源: 作者:《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与暴发自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战斗近3年后,人们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有党的坚强领导、政府的科学组织、全社会的积极应对,彻底战胜疫情的曙光终会降临。但目前同它的战斗正处于拉锯战的艰苦阶段,我们松一松,就可能前功尽弃。正因如此,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咬紧牙关、攥紧拳头、站稳脚跟,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人们才看到了很多行业的闪光定格,感受到了很多企业的超常付出!不久前,《中国农资》接连刊发的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甘肃农资公司、新疆农资集团、辽宁省供销合作社、中农控股给贵州磷化、云天化、云南祥丰发出的真挚感人的感谢信,就生动反映出当前农资行业厂商携手抗疫、共保粮食安全的新作为、新格局,值得全行业、全社会为他们点赞!

感谢信像一页页鲜活的史书,真实记录了今年春耕备肥遭遇疫情反扑时的危机重重,以及厂商携手、争分夺秒保供稳价畅通物流的惊心动魄。以云天化为代表的农资龙头企业用自己的三场战斗诠释了什么叫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第一场战斗叫“保供”,他们不仅打赢了,还赢得出色。新疆农资集团的感谢信中说,疫情期间,云天化加快“金富瑞”“美临福”等系列产品调运进新疆的速度,有力地支撑了新疆地区磷肥市场供应充足;甘肃省农资公司的感谢信中说,在货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云天化的二铵供应量同比增长25%以上,有力支持了甘肃省春耕农业生产,得到政府和供销合作社的一致肯定和赞许。第二场战斗叫“稳价”。本来面对世纪疫情造成的原料短缺、运输受阻,生产原料价格高企是现实,随行就市是常识,而此刻想要“稳价”确实“难如登天”:一难在上游原料价格自身无法完全控制;二难在想要阻断原料成本上涨向农民、农业传导,自身需要绝对的实力。但就在今年一季度二铵原料价格增长35%的重压下,云天化硬是通过内部深挖潜能,将巨大压力在内部消化,坚持稳价履约,最大限度减少农民负担;还积极呼吁同行稳价保供,为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发声。打赢这两场战斗,云天化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国之重器”到底有多重!也让世人明白没有“铁肩”是无法“担道义”的!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参与打赢了第三场战斗“通路”。都知道农资生产供应有个经济学上的合理“运输半径”,但在疫情困扰下,什么半径都不好使了。云天化不仅爱农,还深知农业的痛点、农民的愁点。在今春东北地区农资“发货难、找车难、通行难”,甚至物流接近停滞的情况下,云天化尽显“侠骨柔肠”:主动提高汽车运价,每吨增加100多元,全力以赴保证往东北鲅鱼圈港口配送;考虑到疫情防控现实,云天化协助经销商完成从港口到地接每个环节;司机无法下车,云天化接车人员随车配备食品,保障司机生活……

透过那一张张滚烫的信纸,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国饭碗”安如磐石。以云天化为代表的农资“国家队”切实扛起国企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担当有为。据统计,今年春耕期间,云天化累计为国内农业生产提供肥料420多万吨。同时,人们还欣喜地看到,多年来行业一直在倡导和推动的新型厂商关系建设得到加强。农资产业生产供应的是“粮食的粮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是“中华大粮仓”,西北是国家棉花主产区。正是在生产和流通企业的携手努力下,今年的春耕生产才冲破疫情困扰,又打了一场大胜仗。相信过去探索形成的流通企业为上游企业提供资金预付、提供产品“蓄水池”,生产企业为下游企业保供稳价的鱼水关系,将愈加牢固,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也将更加稳固。

透过这红色的信纸,人们欣慰地看到“中国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手上。“粮安天下”的大局观已经深深烙进农资行业的观念里,化为优秀农资企业内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的新阶段,农资行业正接受着新征程上的种种挑战和考验,建立厂商良好关系,践行创新协调新理念,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内容。站在这个高度,这数封“感谢信”是不是让我们端视“中国饭碗”的目光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