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秫熟暮秋天-世界杯365买球

世界杯买球首页  ››  业界时评  ›› 

稻香秫熟暮秋天

2021-12-10 09:00:00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 坤 哥

本来这一期是写另外一个话题的,可惜《粟多则国富》刊登后,收到不少朋友提供的其他品种的丰收景象,比较熟稔的友人更是戏言,不要身处江南水乡,就对水稻情有独钟,还“极目连云稏肥”,雨露均沾吧,也参与感受一下其他品种的丰收喜悦。

天山南麓的朋友来电,要给我寄沁州黄,搞没搞错?源于炎帝、康熙赐名的沁州黄,啥时候坐着高铁去新疆啦?没有搞错,为了给农民增收,这里就引导农民种植节水效益好、产量高的“四大名米”之一——沁州黄,有个县种植了1万多亩沁州黄,有农民说每亩800斤的产量,确实丰产,收益1000元左右,丰收挺好的。每年寄沁州黄小米的山西友人介绍,他寄来的小米种植时定地块、定产量,2~3年轮作,其中绿色小米两年一季,亩产500斤左右,有机小米三年一季,亩产300斤左右,这些算是小米中的“战斗机”了吧。

去年某篇文章里曾写过,有朋友流转土地种藜麦,收割前发来视频,五彩斑斓的麦田,微风习习,波浪般涌动,美轮美奂,兴奋地说第一年种植亩产400多斤,很棒,有潜质。毕竟你们那儿的“藜麦之乡”以往亩产就300斤,今年换了新品种,亩产500斤多一点,创该省藜麦亩产新高了。

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个村100多亩地,过去几年一直种高原藜麦,时间长了产量、品质都退化了,藜麦好吃却难种,今年轮作种植了马铃薯。说是产量很高,百姓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谈到马铃薯,三晋有个县流转了3万多亩土地种加工型马铃薯,亩产近1.3万斤,是传统马铃薯产量的3~4倍,高产的原因是品种好、田管好,还使用了脱霉种薯,真要有这么高的产量,怎么也得把土豆当干粮啊!

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的黄土高原某县,种植9.5万亩玉米,产量6.5万吨,玉米产值预估1.4亿元,只是近1400斤的亩产量到底是高还是一般,我也不清楚。

老友家乡是罗霄山脉东麓某县,他说他们那里有30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6万多亩的富硒稻田野飘香,产量创新高,老家亲友开心得不得了。无独有偶,有位卖富硒肥的朋友告诉我,他给“塞北小江南,龙江鱼米乡”某种田大户的300亩稻田供肥,这家的富硒稻比普通稻每斤多卖一毛钱,这里的大米品牌价值120多亿元,朋友说要是他的肥料能多供几家就更开心了。

上周,苏北同学给我带来些富硒大米,说是他们村上的退伍军人种的,种了有五六年了,颇有经验,现在400亩的规模,亩产1200斤,挂在嘴上的就是每逢富硒大米收获的时候都是他最幸福的时候。其实上月应邀去近郊观看3000亩富硒水稻开镰收割时,周围群山环绕,环境自然干净,加上土肥富硒,我们就知道,今年的富硒稻又是一个丰收年。

兴致勃勃地与几位友人分享了富硒大米,“打击”接踵而至——“我们的富硒小米丰收了”“富硒红土豆190万亩,产量170万吨,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硒茶茶香氤氲,和而不同”“富硒鸡蛋,天然的营养库”,还有发来富硒苹果、富硒桃、富硒葡萄、富硒蘑菇、富硒木耳、富硒大闸蟹今生今世的,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人种(养)不出的,深深折服中。有朋友不厌其烦截图过来,国外还有富硒啤酒、富硒牛肉干、富硒果汁、富硒奶、富硒小麦等,经常在写文章的时候学习到不少东西,获益匪浅,多谢多谢。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稻香秫熟暮秋天,垂垂山果挂青黄,所谓的快乐,就是人们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丰收的歌,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