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有赤霉病得防控-世界杯365买球

世界杯买球首页  ››  业界时评  ›› 

小麦有赤霉病得防控

2021-05-14 06:00:00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

最美人间四月天,暖风细雨酥心尖,桃红柳绿茶如玉。南京近郊转悠得知,今年小麦赤霉病比较普遍,甚至有大流行发生的问题。郊区小麦得病相对严重的是宁麦13这个品种。其实这个品种口碑还是不错的,曾获过“苏中地区麦王”称号,曾刷新淮南地区红麦亩产纪录,连续多年高产创建示范红麦区单产第一。这次咋就躺枪了呢?赤霉病在扬花期侵入,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影响丰产丰收。一旦错过防治期,就会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等毒素,超过3%人畜不可食用。赤霉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万幸的是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搞防控,远离赤霉病,还小麦健康,奋力夺取夏粮丰收。

印象中最近一次出远门,就是去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住了有十天,这里有个区把小麦赤霉病的防控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镇干部包保到村,村干部包保到自然村,邻长包保到户,集中供药点发放了5万亩土地的防控用药。有条件的统防统治,没条件的自防为主,对那些外出打工无劳力户、脱贫户中无劳力户,组织打药队伍免费服务,不漏一户,不漏一田。该省西北边陲某县级市,以赤霉病防控为重点,兼顾做好条锈病、白粉病、防治穗蚜为主兼治黏虫等害虫,“一喷多防”,保粒增重,实现增产提质。其实该省主产区一直把赤霉病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全省市、县两级投入资金5.88亿元,防治赤霉病9100多万亩次,4月底全省防控任务已全部完成。

河南中部很多区县小麦大部分进入扬花后期,这时期不但是小麦病虫害高发期,也是防控赤霉病的最后一个时间窗口,4月中旬没有喷药的麦田,全面进行了一次喷药防治。4月下旬是春管的关键时期,赤霉病、条锈病有加重蔓延的趋势,农户就和无人机飞防专业合作社签了防治合同。省里还拿出1亿元的农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豫南地区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补助。

苏北依着废黄河的一个县,扬花一块,防治一块,抢晴天,钻雨隙。对已经防治赤霉病的田块,药后5-7天又开展第二次防治。连续阴雨天气的地方提前齐穗期用药,确保两次用药不动摇。相邻之县整合了500万元用于购买赤霉病防治药剂,所有麦田防治一遍全覆盖,农技人员挂镇包村,入户踏田,宣传防治技术,保障防治效果。从家乡人处获悉,当地举办了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了村干部、种田大户等500人,还成立了督查组,说是防控工作一天不结束,督查一天不收兵。

汉水以南某县八山半水分半田,主动出击,见花打药,要第二次防治的,也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打了药。这里在防治赤霉病的同时,还尽量选用可兼治条锈病药剂或加配防治条锈病药剂,因为这里小麦条锈病田间菌源较高,病情呈上升趋势。

湖北小麦赤霉病全省大部4级发生,江汉平原和鄂东局部5级,有组织、有计划、全方位开展赤霉病防治,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田”。该省还就小麦赤霉病预警达到“偏重”及以上级别时,提出国家救灾农药储备申请,并针对赤霉病防治上用药量较大的几个农药品种,开展市场检查。

宁麦13适宜在苏皖两省淮南地区、鄂北麦区、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也不知某些地区防治工作同样有条不紊,还是换了新品种?相关部门会商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总体发生态势明显重于常年和去年,其中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大流行,流行面积大约1亿亩,各地防控工作可圈可点,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