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达怎样“有机结合”中国农业?-世界杯365买球

世界杯买球首页  ››  业界时评  ›› 

先正达怎样“有机结合”中国农业?

2020-12-25 15:36:32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在盘点2020年农资行业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像个屋子里的大象。但它在农资领域的影响程度远没有在航空业、餐饮业、旅游业那么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农资是最接地气的行业,疫情即使厉害到天上下刀子,饭得吃、地得种、肥得使、药得用。所以,今天我在这篇不算是总结的总结里,说说接地气的事情。

先从今年农资行业大事件——先正达集团中国的成立说起。2020年1月5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宣布将旗下农业资产注入新设立的“先正达集团”;6月18日,先正达集团正式成立;6月19日,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式成立。在新的架构下,先正达集团包含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安道麦、先正达集团中国四大业务单元;6月底,先正达集团宣布“绿色增长计划”;10月底,先正达集团中国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先正达集团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农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优质的科技、资源、服务;也是中国农业展示雄心的重要一步。作为农资媒体记者,我已经见证了解了先正达集团中国的产业贡献。比如今年8月在黑龙江建三江实地看到了“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突出贡献;12月,采访了先正达在中国开展安全用药培训20年来的成就。在这个活动上,记者对先正达服务中国农业产生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农资行业公认农药比肥料专业度更高、知识性更强,但农药和肥料都要用在农业中、农田里,都要和最基层的农民打交道,因此需要更接地气的观念、形式、方法。但我在先正达集团中国组织的“安全管理与可持续文化日活动”上看到一个奇怪现象:活动表彰了全国各地“安全用药”方面的优秀基层工作者,其中来自东北黑土地的石丽杰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代表。在为她专门制作的宣传短片中,通过请她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展示她对安全用药的理解、支持和信心。奇怪的是这七八个问题的提问全是英文,并且屏幕只出现英文句子,然后剪接上她的回答。在另一个展示“先正达授粉行动”保护授粉昆虫安全成果的视频短片中,有受访人(估计是先正达外籍主管)的英文画外音,也有中国农户谈评价和感受的画面,都分别配上了中英文翻译字幕。先正达集团中国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传播的细节上还有待提高。石丽杰的宣传短片如果是给中国客户和农民用户看,就没有必要用英文提问,估计农民用户十有八九听不懂;如果是准备在国外宣传用,难道对国内市场就不能单独制作一个双语版本吗?

这看似很小的问题背后,隐藏着中国农业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大课题:在拥抱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农资企业如何顺利实现文化融合?面对中国各地不同的市场和使用者,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做好服务?在这次活动的现场,我听到先正达集团中国的员工都用各自的英文名字沟通。改革开放是以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管理制度开始的,在工作中给自己起个英文,有时尚因素,但主要为表达“文化认同”和“入乡随俗”:到国外或者在国内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中文姓名人家听不懂、记不住、说不清,岂不是降低了沟通效率?反观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本土化”,包括国际政治人物热衷起中文名字,也是为了“认同”和“随俗”,目的是“高效”。但不论怎样,一定不能忘了工作场合,一定要贴近服务的对象,一定要接地气。据悉,先正达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8000名员工,其“本土化”工作经验一定不缺乏;而先正达集团中国四大业务需要由近14000名员工通过中国农民,实现对中国农业的服务。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曾表示,先正达集团中国能够真正把先正达集团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理念和人才资源与中国亿万农户的需求和农业农村的发展目标实现有机结合,在切实为中国农民创造价值的同时,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先正达英文的使用、起英文名字的企业习俗,是不是“有机结合”的有机内容呢?如果不能“有机结合”,又如何创造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