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收时。每年的芒种前后,我国从南到北开始小麦收割作业。记得去年新闻联播在小麦收获期间,有一期报道了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的场面,确实令人兴奋。今年河北省小麦机收“第一镰”在邯郸举行。今年小麦第一镰,已经不再是传统农业作业中的镰刀,而是大型小麦收割机,并且还是智能的收割机,也意味着在河北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
现在收割机都配备了物联网计产设备,割完麦马上就能测出每个地块的产量。由原来的人工丈量面积和人工测定产量,变成了智能化、自动化面积和产量测定,并对小麦粮食等级进行初步划分,对于粮食的含水量、破碎率均有完整的测定数据,并且将面积、产量、含水量、破碎率等数据传输到互联网数据终端,供“智慧农场”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参考和技术指导。
智能化、信息化为今年“三夏”注入活力,智慧农机成为今年“三夏”新宠。激光平地机、利用北斗卫星的定位与导航技术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实现智能化控制的精量播种变量施肥播种机等多种大型职能化机械联合“作战”,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小麦收割、脱粒、秸杆收集、土地翻耕、玉米播种等工作。
在大家还谈论我国农业如何落后的时候,我们的农业生产已经悄悄地做得超出想象。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我们的农业正在变得现代化。除了大田生产中这些智能机械在推广应用,在其他小品类农业生产中,适应各式各样的品种、地域的农业机械正在被研发、应用。
当有些人还在质疑,我们种地的都是老年人,可是谁又统计过,全世界种地的农民年龄又是多大呢?当有人质疑我们农业机械化程度太低,他是不是下过田,看看我们的农业作业场景呢?当有人质疑农业投入品的污染,他是不是也该种点地,真正体会下呢?农业是门试验科学,是门应用科学。农业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坐在空调屋查资料,农业的变化是在田间地头。还有那么多围绕农业发展而创新的企业,他们一直行走在田间地头,他们没有抱怨我国农业的落后,而是发现我们农业生产的问题,从企业自身优势出发,研究推广适合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产品。
目前我们平整土地,耕地机械比较成熟,大多数农作物的播种实现机械作业,更有相当一部分大田作物的播种实现了无人驾驶;植保方面近几年无人植保飞防发展迅速;水肥管理方面我们水肥一体化设备,节水灌溉设备等逐年增加;中耕除草也有专业机械,收获机械基本上和播种实现了对接,我们在收获后的初加工、储存等也在同时提升。我国农业已经不是大家印象里的农业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将把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作为一个农业从业者正在获得应有的尊严,农业从业者必将成为社会追捧的新职业。